首页   >   新闻发布  >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吉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
2021-06-16 14:27:08 来源: 新闻发布处

  中共吉林省委于2021年6月16日9时30分召开吉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聚焦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专场,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凤春,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张卿槐,省畜牧局局长张国华,省农科院副院长郭中校分别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中新社、香港商报、凤凰卫视、国际在线、吉林日报、吉林广播电视台、中国吉林网等25家媒体27名记者参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李壮主持了本场发布会。

  李壮:

  各位记者: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吉林省委召开的吉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第三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聚焦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专场,我们邀请到了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凤春先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张卿槐先生,省畜牧局局长张国华先生,省农科院副院长郭中校先生,他们将分别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请各媒体给予充分关注。

  首先请张凤春厅长介绍情况。

  张凤春: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我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粮食安全和黑土地保护、种业发展等有关情况。

  一、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今年粮食生产形势喜人

  民以食为天。庆祝建党100周年,最重要最基础的是端稳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这是“国之大者”。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指出:“吉林作为粮食主产省,要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我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奋力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吉林新贡献。

  我省粮食播种面积居全国第八位,总产量居全国第五位,单产居全国第四位,粮食年调出量居全国前三位。去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760.6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今年正常年景下粮食产量稳定在760亿斤以上、向800亿斤迈进。

  目前粮食生产实现良好开局,主要特点有3个:

  一是面积增。受政策和粮价上涨双重拉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约50万亩。

  二是墒情好。主播期内土壤相对湿度处于适墒状态,为苗齐苗全奠定了基础。

  三是苗率高。总体好于上年和历年,玉米保苗率96.21%,同比提高0.15个百分点。一、二类苗比例94.78%,同比增加1.35个百分点,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要抓的工作:

  一是强化高位统筹。年初高规格召开粮食生产及春季农业生产视频会议,景俊海书记、韩俊省长提早作出安排部署,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粮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强化落实。

  二是强化政策激励。出台加强粮食生产措施30条,实行产粮大县国家和省级叠加奖补,省财政拿出5亿元资金奖励前10名产粮大县,充分调动地方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

  三是强化压实责任。年初向市县下达粮食播种面积约束性指标和产量参考性指标,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

  四是强化指导服务。省里成立9个备春耕生产指导服务组,组织198个科技小分队、565名专家,深入基层开展培训指导,培训人员226万人次。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主推技术49项,优选主导品种115个。

  五是强化防灾减灾。提早制定抗灾夺丰收预案和“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草地贪夜蛾防控等专项方案。针对中西部局地中轻度旱情,组织浇灌347万亩次,落实人工增雨等措施,全面解除了旱情。落实病虫害防控资金7210万元,加强草地贪夜蛾联防布控,全面建立了阻截带,实现吉辽、吉蒙边界13个重点县虫情测报灯县级全覆盖、性诱捕器村级全覆盖。

  二、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切实把藏粮于地落到实处

  我省位于东北黑土区的核心,26个典型黑土区县份贡献了全省80%的粮食产量,可以说,保护好黑土地、建好大粮仓,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一定要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的重要指示要求的实际行动。

  一是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聘请4名院士在内的27名专家学者,组建了黑土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强化黑土地保护智力支撑。省农业农村厅新组建了黑土地管理保护处、省黑土地质量保护监测中心,成立黑土地保护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工作落实。

  二是政策措施细化完善。出台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实施意见,制定10个方面38条具体措施,推进人才、资金、项目、政策等向黑土地保护聚集。

  三是“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扎实推进。与中国科学院实施战略合作,组建6个科技攻关团队,启动6项29个课题,建设了3个万亩核心示范基地和30个辐射示范点,组织开展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种植1750亩。

  四是保护性耕作大幅增加。落实补贴资金11.2亿元,实施面积扩大到2875万亩,同比增长55.2%,居东北四省区第一位。整体推进县由上年8个扩大到15个,高标准示范应用基地由30个增加到60个。

  五是试点示范力度加大。示范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秸秆深翻还田、盐碱地治理等10大模式,启动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和建设项目230万亩,今年一年就达到过去五年试点总面积的82%。

  六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大规模推进。今年新建500万亩,比上年任务增加200万亩,目前基本完成项目设计招标,已开工281万亩,建成150万亩。

  三、推进种业创新,提升粮食安全支撑保障能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保障粮食安全种子是基础。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的重要指示,出台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意见,整合资源,加快补齐短板,努力为国家打好种业翻身仗作出吉林贡献。

  重点实施了“五大提升行动”:

  一是种质资源保护能力提升行动。启动了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正在推进吉林省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建设,启动建设现代化的玉米、粳稻种质资源库。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与中科院、中化集团先正达公司等开展了科研合作,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正在推进春玉米育种中心、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东北中心、种子生物学院等项目建设,打造现代种业创新高地。

  三是主体培育能力提升行动。启动创建公主岭国家级现代种业产业园,落实了园区建设用地,支持鸿翔种业、吉农高新等种业企业资源整合,引导重点企业向园区集聚。推行“强种贷”,帮助企业协调发放贷款1.5亿元。

  四是育制种基地能力提升行动。争取国家投资3000万元,支持洮南市国家级10万亩玉米制种基地提档升级。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设施持续完善,启动公主岭市10万亩水稻制种大县等项目,推进玉米、水稻、大豆等40万亩标准制种基地建设,提升省内供种保障能力。

  五是种业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有效保障了春耕用种安全。

  同时,今年我省率先启动东北平原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扎实推进30个产粮大县粮食全产业链发展,夯实综合产能,促进粮食高质高效,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李壮:

  感谢张凤春厅长,请张卿槐副局长介绍情况。

  张卿槐: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我省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中、落到实处。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我省粮食储备管理、优质粮食工程和品牌创建情况。

  一、加强省级储备粮管理,保障"米袋子"安全

  省级储备粮是调节区域粮食市场供求和应对局部应急状况的重要载体,是稳市场、保应急、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加强市场调控的重要手段。我省省级储备粮实行省一级储备管理体制,以静态储存的原粮为主,由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统一管理。

  我省省级储备粮规模110万吨,储备油规模2.4万吨。省级储备粮有4个品种,分别是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储备油全部为大豆油。其中,稻谷、小麦2个口粮品种的储备数量占到规模总量的70%,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在规模总量内,我省还建立了省级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其中,大米2000吨,面粉900吨,食用油500吨。

  目前,省级储备粮已经全部实储到位,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布局在省内8个市州19个市县。省级储备稻谷可以满足全省3个月市场需求,加上各类政府储备和企业库存,全省稻谷库存能够满足全省9个月以上的需求。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之一的长春市,已经建立了主城区15天市场供应量的小包装大米储备15000吨,布局在德惠、榆树、双阳、九台的8个承储企业。其他8个市(州)也通过购买优先动用权等方式建立了主城区城镇居民15天需求量的成品粮油储备,可以随时投放市场。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我省确定了应急加工企业128个,应急储运企业69个,应急配送中心29个,应急供应网点724个,能够满足应急状态下的粮油加工、配送和供应需求。

  二、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2017年,我省列入国家"优质粮食工程"首批重点支持省份。几年来,我省坚持"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联动,大力培树提升粮食优质品率。

  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成效:

  一是重点支持15个示范市县40户示范企业。在基地建设、生产工艺改造、订单农业、新产品研发、营销渠道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带动农民种植结构调整。目前,全省稻谷优良品种达到产量80%以上。

  二是建设173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做到主产县全覆盖,为农户提供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的"五代"服务或"一卖到位"的便捷服务。

  三是提升50个粮食质检机构的检验监测能力。构建完成省市县三级质量监测网络,省级平台检验监测效率和精准程度大幅提升,市县全部配齐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快速检测功能,实现机构成网络、监测全覆盖、监管无盲区。

  四是大力发展鲜食玉米产业。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强鲜食玉米品牌建设加快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构建鲜食玉米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着力推进鲜食玉米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的"2344"工程。依托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国鲜食玉米产业联盟等机构联合举办产业推进培训会,夯实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打造吉林鲜食玉米区域公用品牌标识,统一传播推广,评选吉林鲜食玉米优质产品22个,确立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导向,不断汇聚品牌效应。2020年鲜食玉米订单面积54.1万亩,同比增长35.9%;实现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62.5%。龙头企业鲜食玉米销量同比增长40%。

  三、实施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打造"白金名片"

  2013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全面启动。在品牌推进过程中,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作出的"粮食也要打出品牌"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我们吉林实际,瞄准市场需求,整合资源,系统谋划,着力实施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五个一工程",即:集中打造一个核心品牌-吉林大米;组建一个运营主体-吉林大米产业联盟;搭建一个电商平台-吉林大米网;制定一套标准规范-吉林大米系列标准;建立一个营销体系-吉林大米直营网络。

  2016年,吉林大米成功入选杭州G20峰会、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指定用米;

  2017年6月,王毅外长在外交部"吉林全球推介日"活动中,盛赞吉林大米"比日本的大米还好";

  2018年,吉林市被确定为2022北京冬奥会指定用米基地;

  2019年,吉林大米被评为"2019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最佳市场表现品牌",荣登第九届"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榜首;

  2020年,吉林大米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以吉林大米为题材的《贡米》、《解码吉林大米》、《米说吉林》等文学作品相继出版,《稻米的故事》登陆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

  "吉林大米现象"引发媒体和各界广为关注,品牌影响力、公众美誉度、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已经成为吉林农业第一品牌,闪亮的"白金名片",被誉为全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鲜活样本","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先行者,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李壮:

  感谢张卿槐副局长,请张国华局长介绍情况。

  张国华: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全省畜牧业发展给予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就吉林省畜牧业发展有关情况作简要通报。

  一、吉林省畜牧业发展情况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发展畜牧业具有饲草饲料、地域空间和冷凉气候等禀赋资源优势。经过多年发展,畜牧业总量规模、质量标准和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主要标志:

  一是畜牧业占据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2020年,全省猪、牛、羊、禽分别发展到2220.7万头、524.2万头、889.7万只和6.64亿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36万吨、122万吨和39.3万吨,肉类人均占有量位居全国第3位,禽蛋人均占有量位居全国第5位;畜禽养殖业产值达到1547.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2%,居全国首位。

  二是生猪产能恢复走在全国前列。我省是生猪净调出省份,为平衡全国大市场作出了吉林贡献。自2020年3月起,全省能繁母猪连续15个月保持正增长,截止2021年一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993.1万头,恢复到2017年的109%,提前三个季度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在全国生猪生产恢复视频调度推进会上,我省生猪生产恢复速度在全国排第6名,作为第一方阵被通报表扬。

  三是"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强势开篇。2020年,全省饲料化利用秸秆占总量的23.3%,居"五化"利用之首。组织召开了"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新闻发布会,强化政策导向,集聚社会力量,做优做精肉牛主业,促进秸秆资源过腹转化增值。全省现有千头以上牛场34个,万头以上牛场2个,存栏能力19.2万头。新建肉牛产业化大项目42个,规划总投资近800亿元,建成达产后,可新增肉牛143.5万头。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吉牛云"大数据平台,组建成立了吉林省"政银保担"联动支牧联盟,创新推出"吉牧阳光贷"、"吉牧e贷"等畜牧业专属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肉牛活体抵押贷款9145.8万元。

  四是畜牧业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全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安全稳定运行43个月,31个月无非洲猪瘟疫情发生,连续三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考核优秀等次"。中粮、牧原、中新正大、精气神等4家企业达到国家无非洲猪瘟小区建设标准。研发推广了生猪"拱e拱"、牛羊"鼎e鼎"等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在全国率先推行了食用动物产品电子合格证制度,畜产品质量安全信誉度明显提升。

  五是畜牧业生产生态持续改善。编制印发了《全省种养循环发展规划》,建成大型区域性粪污处理中心93个、散养密集村屯粪污收集设施3430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9.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4%,分别高于国家规定目标4.5个和19个百分点。

  二、"十四五"期间全省畜牧业重点工作任务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抢抓中央和省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机遇,立足吉林省情实际,发挥畜牧业的中轴产业作用,深入实施"秸秆变肉"标志性工程,启动1000万头肉牛和5000万头生猪项目建设,稳步发展肉羊和家禽产业,统筹发展鹿蜂等特色养殖业,打造承载粮食及副产物转化增值的畜牧大产业。

  按照《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吉林省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吉林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十条政策措施》部署要求,持续抓好良种繁育、标准化规模养殖、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常态化基础性工作,突出抓好生猪稳产保供、"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两大战略任务,健全机制,完善体系,促进畜牧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县市,整乡整村发展养殖业,突出抓好万头牛场、千头牛场建设,打造现代"养殖园区",振兴乡村产业经济;利用养殖园区产生的粪污资源,大力发展高附加值"棚膜园区",实现粪污就地就近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提升附加值。

  牢固树立大生态、大资源、大市场、大产业的理念,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做大做强龙头经济,加快推进"吉牛云"、"吉羊链"、"拱e拱"等信息化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化低碳绿色畜牧业,实现产业富民、兴村、强县 "一举多赢"。

  李壮:

  感谢张国华局长,请郭中校副院长介绍情况。

  郭中校: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介绍吉林省农科院在聚力科技创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聚焦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情况。

  吉林省农科院作为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是全省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历经百年发展,在主要农作物育种、黑土地保护利用、绿色高效栽培、植物保护、畜牧科学等领域已经建立起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

  “十三五”期间,在我省发布的农业主导品种(玉米、水稻、大豆)中,省农科院选育品种占21.7%,在发布的农业主推技术中,省农科院占比57.4%,这些充分体现了农业科技创新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推进农业现代化,要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省农科院把种业作为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高度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研究工作。目前,搜集保存玉米、水稻、大豆、寒地果树、畜禽等各类种质资源6万余份,这些宝贵的资源是我省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针对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统筹当前与长远、发展与安全、国内与国际,采用传统育种方式与现代生物育种手段相结合,创新现代育种组织方式,省农科院培育推广了一大批突破性农作物新品种。

  在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科技攻关方面:

  选育出玉米品种“吉单66”,具有高产、多抗、宜精播、脱水快、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是我国首个审定适宜籽粒直收的玉米品种,入选2019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十大新产品。

  选育出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吉粳816”,具有丰产性好、抗病、抗倒伏、肥料利用率高、收购价高、米质优、食味好等特点,是我省通过审定的第一个优良食味圆粒香型水稻品种。连续两届荣获“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现场鉴评”金奖,2020年全省推广面积超过200万亩。

  选育出大豆品种“吉育202”,是全国大豆审定品种中油份含量最高的。系列大豆品种在吉林省市场占有率超过45%,具有高油、高蛋白等特点。

  此外,还选育出专用型酿酒高粱、抗除草剂谷子、优质食用向日葵、高产早熟型花生、高产宜机收绿豆,以及高品质秋子梨、耐盐碱芦笋等杂粮杂豆和果蔬新品种,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结构调整。

  在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科技攻关方面:

  省农科院立足我省农业生产实际,优化集成了适于省内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生态类型区的玉米丰产绿色技术模式,创造并保持着我国雨养条件下春玉米亩产1216.6公斤的纪录。截至目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累计推广3.1亿亩,增产1422.3万吨,增收160.7亿元。

  在我省西部,通过示范推广优质耐盐碱水稻品种,配套耕层构建和抗逆栽培技术等方式改良盐碱地,仅在镇赉县嘎什根乡已开发了27.6万亩水田,同时尝试“稻蟹共养”新模式。通过技术集成,构建了大豆丰产增效栽培模式,实现了大豆产量的重大突破。

  2019年,高油大豆“吉育403”在农安县百公顷平均产量达到了3808.5公斤;2020年,超高产大豆“吉育86”在新疆石河子综合实验站公顷产量达到6803.1公斤,再次刷新全国大面积连收的超高产纪录。构建绿色植物保护新模式,建立了赤眼蜂、白僵菌田间无人机投放,玉米大斑病、玉米螟“一喷双防”等多项技术,实现了病虫防治和农药减量双重目标,有效地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

  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攻关方面:

  省农科院自上世纪60年代,在黑土地资源调查、黑土地退化机理、黑土地保护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1978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黑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监测基地”。经过持续监测研究,在黑土退化机理、退化土壤培肥、高产高效施肥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针对如何提升黑土土壤有机质这一核心问题,创建并推广了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技术、全量覆盖归行还田技术、续补式减量增效施肥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大量推广,既能让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又能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其中,“黑土地玉米长期连作肥力退化机理与可持续利用技术创建及应用”,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得到大面积应用推广,实现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技术的跨越式提升,201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外,由我院发起成立的东北区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协同创新联盟,联合东北四省区六院,针对东北区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这一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通过重大科技任务引领、优势科研资源集聚、科学运行机制保障等手段,加强合作,协同攻关。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全国34个),并被评为标杆联盟(全国15个)。目前,联盟已形成了一批成熟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可实现秸秆全量化利用。相关技术成果在东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伟大时刻,吉林省农科院将继续发挥自身科技优势,围绕我省及东北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科技力量。

  李壮:

  感谢郭中校副院长。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提问之前请先介绍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体机构。

  经济日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梨树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我省发展合作社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请问:我省在培育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上有哪些创新举措?

  张凤春:去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省视察,第一站视察农业,视察梨树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时指出:"合作社的路子怎么走,我们一直在探索。你们走出了适合自己的合作社发展道路,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发挥了得天独厚的土地优势,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效率都有了很大提高,很有意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法的鼓励和鞭策。多年来,我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着力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这些做法和经验我们下一步要继续坚持和发展。

  一是深入实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按照国家要求,实施国家和省市县级示范社四级联创示范社,创建县级以上示范社3747个。持续清理整顿"僵尸社""空壳社""问题社",合作社规范发展到8.2万个,农民入社率达到39.4%,下一步我们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

  二是扎实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家庭农场发展到14.6万户,比2015年增长7.6倍。开展10个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试点,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达到3000家,进一步提高家庭农场发展水平,不断扩大它的经营面积,带动农户更多增加收入。

  三是持续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新型经营主体要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每年组织国外培训100人,累计选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赴日、韩、德、法、荷等国家培训21期433人,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非常突出,有很多典型。

  四是不断强化社会化服务。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等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流转面积达3068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48.7%,比2015年提高21.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业生产托管经营业成为社会化服务主导模式,补贴达到1.9亿多,推广面积5725万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覆盖面达到77%。今年,进一步加大措施力度。省政府召开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视频会议,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下步工作。我们和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支持意见》,下一步抓好实施,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中国吉林网记者:总书记提出,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现有耕地水平下,如何提高粮食单产,总产,农业科技是关键。请问目前我省在保护性耕作以及良种培育等方面取得哪些突出成就,在相关技术推广上面对哪些问题和困难?

  郭中校:目前,我省在旱作农田生产上,耕整地由原来的全幅整地,生育期间三铲三趟,多次动土,向免耕播种、深松少耕的方向发展,生育期间作业环节减少为一至三次;由秸秆离田耕作,向秸秆还田的方向发展,实现了三分之一以上的秸秆覆盖还田。耕作方式转变之后,土壤扰动幅度减少50%以上,有机物料还田量大幅度增加,实现了培肥蓄水保墒,耕层土壤有机质呈上升趋势,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增加了1-3个百分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每公顷降低作业成本500元左右,干旱年份产量提高10%以上。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存在的问题:

  一是传统的耕作观念根深蒂固,新的生产方式未能得到充分认可。在有些地区,部分农户仍坚持传统的精耕细作想法,对保护性耕作带来的育土培肥效应缺乏认识;

  二是保护性耕作配套机具不够完备,农机装备型号未能合理选择。主要集中在性能优良的免耕播种机与深松追肥机两个方面;

  三是科研院所的技术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农机与农艺结合不够紧密。应进一步发挥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在我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建立区域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规范作业流程,让生产者看得懂、学得会。

  关于良种培育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省农科院在主要作物良种培育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玉米杂交种“吉单27”,推广面积超过1.06亿亩,增产53亿公斤;水稻品种“吉粳88”是吉林省第一个超级稻品种,推广面积超过4500万亩,增产稻谷45亿公斤;大豆新品种“吉育86”在新疆石河子综合实验站产量达到6803.1公斤/公顷,再次刷新全国大面积连收的超高产纪录。

  良种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商业化育种机制尚未形成,种业科技创新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尚未建立起选育、繁育、推广一体化产业运作模式;

  二是种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随着种业市场快速发展, 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都加大了对新品种的研发投入,但相比行业领先企业,我省种业科技研发投入仍显不足;

  三是种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限,品种更新换代速度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四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鼓励种业原始创新,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意义重大。

  未来,省农科院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科技力量。

  李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目前,生猪与粮食一道,已经上升为国家食物安全战略。我省是全国生猪优势主产区,稳产保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张国华:我省是生猪净调出省份,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在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下,我们坚持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建立了厅局长“直通车”和生猪大县包保制度,联合省财政、发改和自然资源厅等部门联合下发了7个政策性文件,共落实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贷款贴息、规模养殖场建设补助等资金1.8亿元,极大地保护和调动了养殖加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全省生猪产能加快恢复,吉林省作为第一梯队受到表扬,主要标志为“四个快速增长”。

  一是生猪饲养量快速增长。截止今年一季度末,全省生猪饲养量达到1390.6万头,已恢复到2017年同期101.4%,同比增长29.7%。预计到6月底,全省生猪饲养量达到1995万头,同比增长33.7%。

  二是生猪存栏量快速增长。截止今年一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993.1万头,恢复到2017年同期的109%,同比增长30.2%,提前三个季度超83.1万头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预计到6月底,全省生猪存栏达到1100万头,同比增长35.4%。

  三是生猪出栏量快速增长。截止今年一季度末,全省生猪出栏397.5万头,同比增长28.5%,位居东北三省第一位。预计到6月底,全省生猪出栏895万头,同比增长31.5%。

  四是生猪外销量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全省共调出生猪139.05万头,同比增长118.43%;调出猪肉产品7.33万吨,同比增23.19%;折合调出生猪216.75万头,同比增长71.03%,为平衡全国大市场做出了吉林贡献。

  新华社记者: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省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十四五”期间,在做优做大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方面,我省将有哪些具体举措?

  张凤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是我们省的大问题,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对农业农村来说是全面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在我们省薄弱环节就是农产品加工业,从我们产粮大县是财政穷县就说明这个问题,加工增值不够,所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今年进行深度谋划,摆上了突出位置,省政府出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大财政奖补支持力度,落实税费减免、用地、用电、人才等优惠政策,将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缴纳增值税省级分享增量部分奖补政策扩大到前10个产粮大县。

  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形势较好,截至4月底,实现产值813.6亿元,同比增长26%。我们首批储备重点项目175个,总投资318亿元,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3个,其中5亿元以上16个、10亿元以上9个。

  快大人参产业园、顺鑫现代农牧产业园、九翔肉鸡、飞鹤乳业等13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启动建设了国家级人参、水稻、黑木耳3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8个产业强镇和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中央扶持资金总额达到10亿元以上,同时启动创建6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和1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园区化、集群化、全产业链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立足做活"农头工尾""粮头食尾"文章,集中资源力量,持续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

  发展目标是:力争利用5-10年时间把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及食品产业打造成近万亿级大产业。全省是三个:汽车、旅游、农产品加工。

  主攻方向是:重点打造玉米水稻、杂粮杂豆(油料作物)、生猪、肉牛肉羊、禽蛋、乳品、人参(中药材)、梅花鹿、果蔬、林特(食用菌、林蛙、矿泉水)十大产业集群,实行“群长制”。已经设立了十个群长,建立了项目库,逐个产业链抓落实。

  重点任务是:围绕推进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着力实施重大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园区创建、创新转型升级、原料基地建设、品牌打造、农产品流通降本增效等七大行动。

  组织开展百强企业评选认定,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500强、央企等大型企业,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10亿乃至百亿元龙头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创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20个以上,促进产业集群化和高质量发展。

  推进机制是:省政府成立由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等2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推行群长制和链长制,各市县建立了相应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工作落实。

  强化政策扶持和激励机制,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组织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贡献奖评比等活动,激发市县创先争优积极性,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香港商报记者:近年来,吉林省积极进行粮食品牌建设。请问,目前在粮食品牌建设方面,吉林省取得了哪些成绩?下一步,省粮储局还将通过哪些措施,进一步提升吉林粮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呢?

  张卿槐: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短短几年就在行业内取得较大影响,创造了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吉林速度"。

  目前,吉林大米产业联盟企业由最初的7家,发展到现在的69家;企业自有基地面积从130万亩增加到300万亩,优良品种覆盖率超过80%;中高端大米年销量由9亿斤增长到20亿斤;以吉林大米统一标识为特征的180多家直营店、600多个商超专区(专柜)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尤其在浙江实现了11个地市全覆盖;新推出的"吉田认购"专属稻田营销模式集生态资源和产品优势为一体,面向中高端人群提供超值服务,2万多个单位和个人成为吉林专属稻田的农场主。

  2016-2020年连续4年,我省水稻市场平均收购价都高于国家最低保护价0.10-0.15元/斤,最低收购价水稻收购量很少,4年的总和仅相当于2015年全年的收购量,每年直接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完善吉林大米下一个五年品牌建设顶层设计,并加快推进吉林鲜食玉米的品牌建设,围绕吉林粮食产业体系、质量体系、营销体系建设,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全产业链标准制定、一体化营销平台打造,强化产品精益化、生产标准化、加工规模化、营销市场化,实现"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做强做响吉林粮食的"白金名片"和"黄金名片"。

  中国日报记者:省农科院在护航粮食安全,如何为现代农业植入“智慧芯片”?

  郭中校:“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农业的“芯片”,生物育种则是种业创新的核心。近年来,省农科院依托一流的平台、人才优势,致力构建“基因组智能设计育种”的现代育种技术体系,强化前沿育种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育种技术从“科学”到“智能”的革命性转变。

  在具体过程中,省农科院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在我省的“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中设立了专项对以基因组学、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研究进行重点支持,推动传统育种向现代育种转变。二是创新育种团队组织方式。我院以玉米、水稻两大作物为突破口,建立了育种联合攻关团队,创建了跨研究所、跨学科和跨团队间的协同创新机制。三是建立育种信息化管理平台。我院投资270余万元,开发育种信息化软件,构建育种智能化平台,大力推进智能化育种,为现代农业插入“智慧芯片”。四是创新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新模式。在全省实施4个科技示范县、18个科技示范村建设,组建了由369名科技人员组成的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开展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同时,通过“新时代e支部”“快手”等官方新媒体平台,开展远程技术培训、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新模式,切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为我省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长春综合新闻广播记者:我省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能够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目前,该工程开展的如何?取得哪些成效?

  张国华:吉林省年产秸秆4000万吨以上,依托这些秸秆发展,牛羊肉等草食畜牧业对于农民增收致富,保护我们的空气环境,助力黑土地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摆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乡村振兴和黑土地保护的重要位置,重视程度之高,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先后以省政府文件出台了《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和《吉林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十条政策措施》,组建成立了吉林省"政银保担"联动支牧联盟和科技强牧联盟,在政策保障、金融服务和科技支撑上,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全力支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取得扎实成效。

  一是秸秆饲料转化成效显著。2020年,在五个县进行试点,全省饲料化利用秸秆占总量的23.3%,提升5个百分点,居"五化"利用之首。

  省委、省政府明确,从2021年起,在全省全面推开"秸秆变肉"标志性工程,重点支持秸秆饲料化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秸秆青(黄)贮、氨化、膨化和全混合日粮等加工技术,提升秸秆饲料化利用科技含量;稳步推进"粮改饲",鼓励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产品研发,推动秸秆饲料向专业化生产、集约化利用、产业化经营转型;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升秸秆饲料收贮能力,促进秸秆资源就地转化、就近利用、过腹增值,预计到2021年年底,全省饲料化利用秸秆达到1200万吨,占秸秆总量的30%以上。

  目前正在推进2个千万吨秸秆转化利用项目落地,力争再通过2-3年努力,全省饲料化利用秸秆占总量的60%转化为牛羊饲料。

  二是千万头肉牛项目建设增势强劲。肉牛产业比重大、经济效益好、产值收入高,既是支撑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也是县域经济突破的支柱产业,更是带动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明确出台硬招实招把肉牛产业做强做优做大。强化政策导向作用,鼓励支持有实力的大型企业牵头设立肉牛产业发展基金;开展肉牛政策性保险,每头牛最高保额由10000元提高至15000元,保费不变;支持肉牛大县加快发展、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肉牛良种繁育、规模养殖和精深加工;鼓励市县统筹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政府债券及返乡创业等方面资金,开展万头牛场、千头牛场和屠宰加工等项目建设。

  全省现有千头以上牛场34个,万头以上牛场2个,存栏能力19.2万头;新建肉牛产业化大项目42个,规划总投资近800亿元,建成达产后,可新增肉牛143.5万头。

  三是畜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优势主导产业。2020年,全省畜禽养殖业产值达到1547.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2%,居全国首位。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发挥畜牧业的中轴产业作用,实施"秸秆变肉"标志性工程,启动1000万头肉牛和5000万头生猪项目建设,打造承载粮食及副产物转化增值的畜牧大产业。

  建全机制,完善体系,促进畜牧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建设集"粮食种植+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棚模经济"于一体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园,推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鼓励引导企业、合作社与养殖户订立育肥购销合同,形成担保贷款、托养分红、订单生产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养殖增收,让“两废资源”就地就近转化增值,变废为宝。

  李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