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内要闻  >   图文推荐
吉大科考队南极深冰芯钻探总深度突破800米大关
2017-04-18 13:03:51 来源: 本站

      2016年10月,吉林大学科考队的5名队员从长春出发开启了南极科考工作。在161天的科考过程中,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克服了寒冷、缺氧、疲劳,战胜了暴风雪、冰裂缝等危险,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阻碍,最终深冰芯钻探总深度突破800米大关。

 

出发:吉大派出5名师生参加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

      4月17日上午,吉网、吉刻APP记者来到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据学院的副教授同时也是本次吉大科考队的领队张楠介绍,本次是吉林大学5名建设工程学院师生参加第33次南极科考。本次出征的5名师生分别是曾参加过第28、29、31次南极科考任务的张楠、参加过第32次南极科考任务的博士生刘博文以及首次参加科考任务的博士生张绪良、张晗和研究生鲁思宇。“我们从去年10月在长春出发,途经上海,,于11月29日抵达南极中山站附近陆缘冰区。今年3月6号起航回国,于15日抵达长春。此次的科学考察任务是前往南极内陆昆仑站,参与昆仑站DomeA深冰芯钻探科学任务。”张楠说。

衣食:全身衣服十多斤可吃事先做好速冻的“航空餐”

      谈到南极科考,张楠表示自己已经去了四次,每次的感觉都不一样。“为了应对南极的极寒天气,我们每天穿的衣服、裤子、帽子有十多斤重。雪地靴也有四斤多重,足足有50厘米高,每次光穿衣服鞋子就得花个七八分钟。”张楠笑着说。

      张楠表示,他在南极考察这么多次,吃的档次是越来越高,品种也越来越丰富。“我们吃的都是事先做好的‘航空餐’,将食物做好压缩起来,按照早中晚的食谱热一下再吃,而喝的就是把雪融化后的纯净水。”张楠说。

坚强:“95后”小伙首次登上南极用意志战胜寒冷和缺氧

  吉网、吉刻APP记者了解到,在吉大南极科考队中,首次参加的鲁思宇是个“95后”,不仅是吉大南极科考队中最年轻的,同时也是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告诉记者,这次南极一行让他收获很多,不仅看到了企鹅,还看见了极光。“在南极最大的考验就是寒冷和缺氧,在众多老师和前辈的帮助下,我用自己的意志克服了这些困难。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长和历练,相信下次再有这样的机会我还是会报名参加的。” 鲁思宇。

      张楠表示,他们这次带鲁思宇参加南极科考,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新人,同时也是要做好传帮带的工作。

95后的鲁思宇

危险:队员们随时警惕南极的暴风雪、冰裂缝、乳白天空

  张楠介绍,在南极进行科考,可以说随时随地都存在着危险,像暴风雪、冰裂缝还有乳白天空,这些都是可以瞬间要人命的危险。“在南极,存在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可怕自然奇观,这就是南极的独特天气,被称为‘乳白天空’。这是由极地低温与冷空气相互作用产生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乳白色光线,使天地浑然一片,人的视觉会分不清远近、大小。遇到它,那是很危险的,正在滑雪的滑雪者会突然摔倒,正在行驶的车辆会突然翻车肇祸,正在飞行的飞机会失去控制而坠机殒命。”张楠说。

欣喜:161天科考深冰芯钻探总深度终破800米大关

   记者了解到,此前,吉林大学师生已参与到目前为止全部4次现场任务的实施,成功进行了先导孔施工,深冰芯钻机架设等,并钻取了宝贵的南极冰芯样品。本次科考取得最大成绩是深冰芯钻探总深度突破800米大关。之所以叫“大关”是因为目前600米到800米是国际上公认的比较难钻进的区域。

  “我们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尽可能多的钻取深冰芯,并且完成了大量的系统维护与检修。我们在南极冰盖最高点———海拔4087米的地方工作,相当于在正常环境的5000米到6000米工作。含氧量低,气压只有560~580百帕,人每走两步就要休息,经常出现气短、头痛、失眠、上不来气的高原反应。”张楠说。

  这次深冰芯钻探总深度终破800米,对研究地球气候变迁有重大价值和意义。他们通过南极冰盖进行钻探取芯,并对冰芯进行研究可以重塑地球古气候模型,反演地球气候演变历史并预测地球气候未来变化趋势。同时,钻穿冰盖到达冰盖底部对地质学、生物学和气象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记者 李秋实 吉林大学供图、视频)